《人件》读后感
人在本质上是不可管理的,真正追求软件的成功应该让团队里的所有人热爱自己的作品
《人件》读后感
《人件》这本书的主要面向对象应该是一个团队或者说是软件组织的管理者。主要的核心在于强调人和机器是不同的,要把人放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思考。
但是这本书的出发点却都是在为程序员考虑问题,对于一名刚刚实习没多久的我来说,我会渴望着拥有「流状态」,不被不必要的沟通所打断的自由工作环境,以及能够为了产品的质量拒绝提前交付产品的能力,这无疑是对未来踏入程序员职业的一种鼓励,让我知道一个好的团队好的环境好的企业文化是怎么样的。在充斥着「996」,「程序员35岁中年危机」的当下,有一本书能够为程序员发声,以人为本而不是以钱为本,还是非常欣慰的。
在我看来,一个好的程序员是天生是具有内在驱动力的,对于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进度并不需要其他人来督促,大多数的管理和条条框框往往都是在限制约束程序员的工作,影响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「管理者不是让大家去工作,而是创造环境,让大家可以顺利的开展工作」,我认为管理者更应该是一个服务者,为项目的开发者去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,减少工作打断,减少碎片化时间,或者说管理者应该是一个粘合剂,为项目的开发者去凝聚团队,营造好的工作氛围,发挥个性才能提高生产力。人在本质上是不可管理的,真正追求软件的成功应该让团队里的所有人热爱自己的作品,并且愿意拼尽全力去做好,解决人的问题,而不是钻牛角尖在技术问题上。管理,是一种服务。为了让成员快乐地、有效率地完成工作!
本文强调人和机器是不同的,不能像机器一样加了油就能一直运行,不能像电脑一样有电就能一直跑,浏览目录时我一眼就看到了我感兴趣的词条「加班」,无谓的加班并不能带来效率上的提升,甚至会拖慢项目的进度。这也提醒管理人员,加班需谨慎啊,不到项目的最后阶段,绝对不要加班。为了更快的工作,程序员不得不牺牲产品的质量和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,从而也会引发更多的人员流失。
很多公司都是把员工当作机器零件或者是资源,却忽略人本身的各种因素。正如当下的许多大厂完全挤压人的一点点时间和精力,来换取项目的进度和经济的收入,当资源被压榨利用完毕就抛弃掉。我觉得《人件》应该引起更多人的思考,不能在冷漠的资本主义压榨下而表现的漠不关心,不能让错误的方式成为「席卷大地的瘟疫」,应该有更多类似本书的声音出现,慢慢的形成正确的标准,这对于程序员和管理员,乃至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种良性的改变。
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,人并不仅仅为了钱而工作,成就感、舒适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,希望自己做领导的时候能够让员工有归属感吧(啥时候能做领导呢…..)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